聯系我們

蒙城縣森雅家庭農場

法人:陶金銀

手機:13721013025

電 話(huà):0550-7313908

電子郵箱:tcfsnc@163.com

傳 真:0550-7631898

網 址:www.tcfsny.com

地 址:安徽省天長市張鋪鎮興隆村(cūn)

農場新聞

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網站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 農場新聞

2018年種植業工作要點

    2018年種植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(shì):多方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,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,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(xiàn),以實施鄉村(cūn)振興戰略爲總抓手,堅持質量興農、綠色興農、品牌強農,持續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,大力推進綠色發展,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,着力構建現(xiàn)代産業體系、生産體系、經營體系,大力發展新主體、新産業、新業态,大力推進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,努力促進種植業高質量發展。

   一、穩定提升糧食産能,切實肩負糧食安全責任

   1.落實生産責任,組織開展“兩區”劃定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糧食生産各項扶持政策,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和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。按照“布局合理、标識清晰、生産穩定、能劃盡劃”的原則,結合長久基本農田劃定,以優勢農産品布局規劃爲依托,選擇農田基礎設施較好、相(xiàng)對集中連片的區域,會同有關部門劃定5200萬畝糧食生産功能區和1900萬畝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,确保今年2800萬畝水稻和3500萬畝小麥生産功能區劃定任務基本完成。會同有關部門,開展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,落實糧食安全主體責任。

   2.加快種業改革,激發現(xiàn)代種業創新活力。深化種業科研成果權益改革,促進種業科研成果有效轉化。統籌推進南繁育種基地建設,建立科研單位與種子企業育種聯合攻關機制和運行模式,開展育種聯合攻關,盡快培育一批具有突破性的優質、綠色、高效農作物新品種。選取2-3個農業大縣(區),開展“互聯網+種業”試點工作。完善品種試驗體系和試點布局,優化品種試驗設計,修訂農作物品種審定标準,把綠色優質、專用特用指标放(fàng)在更加突出位置,規範品種審定、登記和引種管理,開展農作物新品種跟蹤評價和展示示範推介工作,引領品種結構調整優化。推進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,增強良種供應保障能力,充分滿足我省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多樣化市場需求。

   3.提升耕地質量,推進化肥減量增效。實施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。圍繞種養結合,鼓勵積造農家肥,增施有機肥,推廣有機肥資源高效利用技術。以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縣爲帶動,通過利用有機養分資源,替代部分化肥用量,推進有機無機結合,改善土壤質量、保護生态環境。實施化肥使用量低增長行動。推進現(xiàn)代信息技術融入肥料統配統施服務,提高配方肥覆蓋率和到田率,在更大規模和更高層次上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向縱深發展。對玉米、蔬菜、水果等用肥量大的重點作物,在新安江、環巢湖流域等重點區域,以适期施肥、化肥深施等重點環節爲突破口,主攻化肥減量增效。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。針對耕地土壤障礙因素,改善土壤理化性狀,改進耕作方式。通過增施有機肥,實施稭稈還田,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、平衡土壤養分;通過糧豆輪作套作、固氮肥田、恢複發展綠肥,實現(xiàn)用地與養地結合,持續提升土壤肥力;通過深松深耕,加深耕作層、打破犁底層,增強耕地保水保肥能力;通過控施化肥,減少不合理投入,控制農業面源污染。

   4.實施藏糧于技,開展綠色高質高效創建。繼續組織開展農業部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活動。大力開展綠色生産與産業發展關鍵技術攻關和試驗研究,推進農機農藝農信融合,分區域、分作物集成組裝一批以農業機械爲載體的綠色生态 、資源高效利用、生産效能提升的綠色高質高效标準化技術模式,爲穩定糧食産能、提升農産品品質、增加農産品供給,提供技術支撐。拓展創建内涵,健全運行機制,打造高标準示範園區,強化新技術集成配套和示範應用,引領綠色發展。

   5.加強病蟲防控,推進農藥減量控害。加強病蟲疫情防控。加快全省測報網絡體系建設,加強農作物重大病蟲田間動态監測和預報,推進病蟲測報智能化、信息化。落實責任,精心組織,廣泛發動,全力抓好重大病蟲害防控,提高防治效果和到位率。加強植物疫情監測和防控,防止疫情傳入和擴散蔓延。推進農藥減量控害。推廣綠色防控技術,突出抓好生态調控、理化誘控、生物防控,減少化學農藥使用。積極發展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 新型農藥,篩選和推廣高效低風險農藥,開展病蟲抗藥性監測與治理,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,提高防治效果。推廣應用新型高效植保機械和科學安全用藥技術,提高農藥利用率。力争2018年全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28%,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39%,農藥利用率達到40%,農藥使用量與基期相(xiàng)比不增加。加強農藥監管。開展農藥市場質量抽檢工作,加強農藥市場執法指導,淨化農藥市場。做好農藥使用安全風險監測控制,開展特色小宗作物調查統計和用藥篩選工作。實施低毒生物農藥補貼示範項目。推進農藥管理體系建設,提升行業管理水平。

   6.加強監測預警,推進科學防災減災。建立健全監測網絡,紮實抓好苗情、墒情、病蟲情、災情等監測預警,針對性提出農作物生産管理技術意見(jiàn),有效指導農業生産。積極調整種植結構,推廣農作物适應性種植,推進主動避災。根據災害發生情況和作物生育進程,制定防災減災技術方案,落實關鍵技術,推進科學抗災。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(yuán)深入抗災一線(xiàn),指導農民搞好生産恢複,實現(xiàn)有效救災。加強農情信息工作,強化基層信息報送,做到重要農情災情 時間收集掌握、分析上報。

   二、推進種植結構調整,促進鄉村(cūn)産業興旺

   7.推廣輪作制度,調優生産種植結構。建立完善一批綠色生态、高質高效的輪作生産技術模式,推廣耕地輪作制度,促進農業生态環境改善和資源永續利用。大力發展“糧食+綠肥”、“糧食+豆類”等生态友(yǒu)好型生産模式,擴大麥豆輪作面積,适度發展麥茬露地蔬菜(瓜)和稻田馬鈴薯。積極構建糧經飼三元結構,因地制宜發展紫雲英、苜蓿等優質綠肥飼草和大豆、花生等豆科作物種植,促進種地養地農牧結合。在鞏固主産區、穩定糧棉油發展、穩步提升産能的基礎上,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耕地輪作休耕試點。

   8.減少無效供給,發展綠色優質和特色産品。調減耗肥水、易感病、效益低的作物。鞏固玉米調減成果,推進籽粒玉米改鮮食玉米和青貯玉米。适當調減沿江江南赤黴病易發區的低産低效小麥種植。在江淮分水嶺地區、行蓄洪區和沿江雙季稻區,調減部分水稻種植,力争完成調減50 萬畝以上。适應消費(fèi)結構升級和需求多樣化的趨勢,優先發展優質強筋弱筋小麥、部頒二級以上優質稻米和高蛋白大豆等産品,積極發展有區域特色的雜(zá)糧雜(zá)豆、風味獨特的小宗油料,加快發展茶葉、水果、食用菌、中草藥等特色作物。穩定設施蔬菜面積,優化區域布局,保障蔬菜均衡供應。

   9.推進種養結合,促進産業融合發展。堅持以養帶種、以種促養,将種植業作爲畜禽糞污的“消納池”,促進地力培肥和環境友(yǒu)好。積極發展稻漁、稻鴨綜合種養模式,實現(xiàn)穩糧提質增效。推進産加銷結合,依托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,大力發展訂單生産,積極發展保鮮、貯藏、分級、包裝等采後處理、冷鏈物流,支持主産區農産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。推進農旅結合,在茶葉、油菜、水果等優勢産區,因地制宜發展茶園體驗、油菜觀光、水果采摘等休閑農業和鄉村(cūn)旅遊,挖掘種植業外部增收潛力,延長産業鏈,提升價值鏈,拓寬增收鏈。
   豐穗農場 13855018582  15:48:06
   三、堅持綠色生産導向,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

   10.繼續優化産地環境。加強退化耕地綜合治理,針對設施蔬菜土壤連作障礙等突出問題,開展地力培肥綜合治理。引導設施蔬菜大縣,開展土壤改良治理試點,推廣輪作倒茬、深翻深耕、土壤消毒、增施有機肥等技術模式,緩解連作障礙,減輕土傳病害。加強耕地質量監測網絡建設,進一步充實監測内容,強化全程質量控制,确保監測數據真實可靠、及時有效。重點加強縣級土壤肥料化驗室建設,改善硬件設施和條件,提升檢測服務能力和水平,加強化驗室檢測能力考核,對縣級化驗室能力考核和考核不合格單位重新考核,實現(xiàn)兩個全覆蓋。

   11.實施種植業提質增效工程。在穩定糧食産能的基礎上,統籌糧經飼種植結構,發展高效種植模式。立足提質增效,大力推進小麥、水稻、玉米綠色增産模式攻關,加快發展優質稻米、強筋和弱筋小麥、飼用玉米等專用糧食。加快茶果産業發展,着力提升茶果産業效益,加強茶果原産地保護,做優做強四大名茶,開發茶葉多功能性。以蔬菜标準園創建爲抓手,加強技術創新和推廣,加快生産裝備更新換代,建立面向長三角地區的優質蔬菜生産供應基地。

   12.強化質量安全監管。嚴格投入品使用監管,落實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,推進農藥追溯體系建設,兩年内再禁止使用2 種高毒農藥,剩餘10 種5 年内逐步禁止使用。嚴格實施限制使用農藥定點經營,推行專櫃銷售、實名購買、電子檔案和追溯管理。加強農藥使用安全風險評估監控,對使用15年以上的農藥品種開展風險再評價,對現(xiàn)有高毒農藥深入開展風險評價和替代産品篩選。指導農民科學用藥,嚴格落實按标簽标注用藥和安全間隔期制度,确保農産品質量安全。加快小宗作物用藥登記,科學合理采取臨時用藥措施,很大限度緩解小宗作物用藥短缺問題。建立農産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機制,健全投入品管理、生産檔案、産品檢測、基地準出和質量追溯等5 項制度,率先在果茶産品開展試點。深入開展以農藥殘留監控爲重點的農産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行動,确保從田頭到餐桌的質量安全。

   13.大力開展品牌建設。以區域公共品牌、行業品牌、産品品牌爲重點,大力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,打造“綠色皖農”品牌集群。依托産業聯盟、行業協會及大型企業集團,将“三品一标”作爲農業品牌建設重中之重,在糧食主産區、果菜茶優勢産區創建地域特色突出、産品特性鮮明的區域公共品牌,加快培育一批品質好、叫得響、占有率高的知(zhī)名大品牌。按照“拾回老味道、重塑老品牌、恢複老技藝,開發新産品”的思路,創響一批有曆史沉澱、文化傳承、市場認同的特色品牌。創新營銷模式,積極發展休閑農業、鄉村(cūn)旅遊和電商等新産業、新業态、新模式,推動形成線(xiàn)上線(xiàn)下融合發展格局。

   四、大力推進創新驅動,持續提升從業人員(yuán)綜合素質

   14.加快培育新型主體。結合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,加快培育種植大戶、家庭農場、合作社、龍頭企業、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等新型經營主體。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、土地互換、土地入股等形式,發展适度規模經營,推進規模化種植、标準化生産、産業化經營。大力發展多元社會化服務組織,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模式,開展病蟲統防統治、肥料統配統施、代耕代種代儲等全程社會化服務,把現(xiàn)代信息技術融入服務中,催生跨區域、線(xiàn)上線(xiàn)下等多種服務,在時間和空間上創新服務形式、拓展服務内容。在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縣重點扶持一批管理規範、裝備精良、服務高效的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,推廣全程承包防治服務模式。

   15.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。結合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,建立職業農民制度,培訓種植大戶、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技術骨幹,掌握技術要領,加強示範引導,提升科學種田整體水平。加強農村(cūn)專業人才隊伍建設,在項目區扶持培訓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、經紀人、鄉村(cūn)工匠(jiàng)、文化能人、非遺傳承人,支撐鄉村(cūn)振興。

   16.發揮産業引領。加快規模化優質專用農産品生産基地建設,依托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,聚集現(xiàn)代生産要素,鼓勵發展農産品加工和流通,支持種養加銷一體化發展,加快産業融合。積極發展農社對接、農商對接、電子商務,推進現(xiàn)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,促進農業全産業鏈改善升級。推進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發展,培育具有國際競争力的現(xiàn)代農業産業集團,引領種植業轉型升級。

   五、加強依法行政,推進種植業科學執法

   17.加強依法行政。繼續推進《種子法》和新修訂的《安徽省種子管理條例》貫徹實施,開展《農藥管理條例》貫徹落實推進年活動。做好種子、農藥登記初審和生産經營許可工作。加強種子執法、植物檢疫員(yuán)隊伍建設,開展管理培訓,規範執法行爲,提高依法行政能力。加強法律法規條例宣傳,營造良好法制氛圍。推進公共服務清單事項有效落實。加強政務公開力度,推行“雙随機、一公開”機制,對種子、農藥、肥料行政審批和執法監管信息及時依法公開。

   18.推進科學執法。加強種子、化肥、農藥等農資市場監管。建立健全種子、農藥風險監測、再評價、登記退出等管理機制,退出一批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品種和老舊(jiù)高風險農藥。在條件成熟的地區穩步推進農業綜合執法,嚴厲打擊假冒僞劣農資等違法行爲,淨化農資市場,維護農民利益。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,普及種子、農藥、肥料管理知(zhī)識,增強種子、農藥、肥料生産者、經營者、使用者、管理者法治意識。

 

網站首頁 | 關于我們 | 新聞中心 | 産品展示 | 售後服務 | 招聘信息 | 在線(xiàn)留言 | 聯系我們

蒙城縣森雅家庭農場 電話(huà):0550-7313908 手機:13721013025

傳真:0550-7631898 聯系人:陶金銀 地址:安徽省天長市張鋪鎮興隆村(cūn) 郵箱:tcfsnc@163.com 網址:www.tcfsny.com 備案号: